“”近日,央视《焦点访谈》栏目曝光了某地三个民生工程烂尾的问题:三个民生工程中央拨出预算内资金合计约4000万元,工程关乎停车、幼儿托管、看病等民生需求,是一件惠民利民的好事。但谁能想到,投入巨资的“民生工程”烂尾了,7年时间过去,只留下两个废弃的车库、两个空置的房间和一条“断头路”,不仅没让群众得到实惠,还成了名副其实的“民怨工程”。究其根源,在于当地个别部门、党员干部缺乏发自内心的责任意识和为民服务理念,没有真正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作为根本任务。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工程”不是政绩工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程,也不是形象工程,是惠民利民的“民心工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容不得半点“假把式”。党员干部如何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笔者认为,从“心”出发,方得始终。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真心”。“民贵君轻、政在养民”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我们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思想智慧。中国共产党成立伊始,就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仅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人”的革命战士到“心中装着百姓,唯独没有自己”的党的干部焦裕禄等鲜活形象都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为民情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才有行动自觉。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应弘扬光荣传统、强化宗旨意识、恪守为民初心,涵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操,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