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科学发展观实践性问题探讨〔摘要〕科学发展观从它的发生语境、本质涵义、实践要求等无不凸显了其实践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实践精神。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理论产物,科学发展观充满实践性的要素,不仅明确实践主体、实践目标,而且明确了实践路径和实践的方法。科学发展观的使命是指导实践,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敢于直面发展中的问题,实实在在地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创新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实践性;以人为本;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科学性特点,二是实践性特点。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性,可以理解为这一理论鲜明的实践指向性。科学发展观从它的发生语境、本质涵义、实践要求等无不凸显了其实践性,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科学发展观就是一种实践精神,它是理论——战略——行动的统一,既是实践的精神产物,又是指导实践的思想智慧。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现代化实践的理论产物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唯物史观充满了实践智慧,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实践观点,对我们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意蕴提供了有益的资源启示。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部被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著作中,首次提出实践的观点,批判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脱离实践的陈旧观念:“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1〕马克思甚至以实践唯物主义自称,以区别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