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ChatGPT-4上线之后,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浪潮再度掀起,如果说之前还有观点质疑当下并非规制人工智能技术的最佳时机,那么ChatGPT-4所展现出的高度智能化功能使得这些质疑观点逐渐消散。正如过去各类信息技术发展规律,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不断进行创新的同时,也正在扩大社会风险的波及范围和损害程度。尤其是在网络信息内容生态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根据用户提出的具体需求,在短时间内生成海量文本信息、图片信息乃至视频信息,一旦这些生成信息在网上传播,网络空间将不得不面对新一轮的信息浪潮的冲击。一方面,生成类信息具有典型的同质性特征,加之平台以用户偏好推送相关信息,这使得用户可以获取的信息内容、信息类型均有所衰减;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所生成的信息越发贴合人类的表达逻辑,这使得一般用户无法轻易辨别信息内容的真伪。当然,人工智能的技术风险远不止于此。例如,在科研教学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导工具,但过度依赖人工智能技术完成课程作业或文献撰写,从长远来看只会削弱学生批判意识和独立学习能力。在网络安全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能够为部分代码片段编写提供辅助指导和查漏补缺功能,这无疑会降低恶意代码编写的技术门槛与时间成本,进而导致网络安全态势的恶化。事实上,人工智能技术所引发的诸多社会风险问题早已不再是理论空想,在当下的社会生活中,已经存在滥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事件。在今年4月侦破的一起利用人工智能发布网络虚假信息的犯罪活动,犯罪嫌疑人为了规避平台的信息内容审核机制,利用ChatGPT对新闻素材进行修改编辑,上传至平台非法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