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理论思维的传统及其鲜明特征【提要】理论思维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是概念化思维与唯物辩证思维的有机融合,是分析和解决时代性问题的洞察力、概括力、思辨力。中国共产党理论思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成果,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方法论进行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必然要求与必然逻辑。我们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理论思维深刻把握重大时代课题,承续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奠基和创立的理论传统,不断深化和丰富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在理论与实践的辩证统一中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揭示规律与把握大势中实现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持续性探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1]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强调:“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2]有感于此,本文拟立从现实出发,追溯中国革命历史,重点从毛泽东等革命家的思想著述那里探寻和梳理中国共产党理论思维的传统及其鲜明特征,以期对新时代理论思维的研究服务。一、理论思维建构的起点——问题意识“主要的困难不是答案,而是问题。”[3]习近平深刻指出:“理论思维的起点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只能从问题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4]问题是理论思维的起点,而问题意识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中,唯物辩证法与实际问题创造性结合所形成的科学方法。(一)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