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地方党政领导班子结构优化之论[摘要]优化党政领导班子结构,提升班子整体功能,是党政领导班子建设的核心。不同时期对领导班子结构的要求不尽相同,当前党政领导班子建设应遵循《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科学选配班子成员,优化班子结构,加强班子建设。为正确领会《规划纲要》精神,避免执行中出现偏差,本文结合时代背景特征,运用系统管理原理相关理论,从党政领导班子的性格气质、素质能力与经验结构,年龄结构,知识、智能、经历结构,性别、民族、党派结构等四个维度科学解读其内涵。各级领导班子是一个地方(部门)的中枢神经,在各项事业发展中担负着特别重要的中坚和引领作用[1]。系统管理原理告诉我们,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有赖于系统结构的优化合理,因此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必须重视领导班子结构的优化配置。2014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2014-2018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配强领导班子成员、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出了明确要求。经过一年多的贯彻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诸如各地区(部门)执行不一、出现偏差等问题,原因虽然多样,但相当大程度上与各级领导干部不能科学解读其内涵、正确领悟其精神有很大关系。下面就党政领导班子的性格气质、素质能力与经验结构,年龄结构,知识、智能、经历结构,性别、民族、党派结构等四个维度,依照“为什么?”“是咋样?”“怎么办?”的逻辑顺序来展开讨论。一、性格气质、素质能力与经验结构党政正职领导是班子整体效能发挥的关键,选准党政正职是强化班子整体功能的前提。要明确正职的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