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互动融合:组织领导实践的内在本质[摘要]组织领导本质上是组织领导者和组织成员的互动融合关系,这种互动融合关系可以分解为:认知互动融合、生存相互依存、伦理互信融合、实践互动融合,它们构成了组织领导的四位一体。认知互动融合为组织领导提供源源不断的理性力量;伦理互信融合为组织领导提供道德力量;生存相互依存为组织领导提供目标力量;实践互动融合是组织领导的具体落实。[关键词]组织领导;互动融合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动者、组织者和承担者,是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主体。”[1]P42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物的关系时习惯于单纯把物作为人改造和索取的对象,并取得了成效,人成为自然的主人。在社会实践中,当我们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如仅仅把人作为被动的“物”的纯粹改造对象,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处理的对象是具有主体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活生生的人,就会造成组织领导的效率低下。因此,关注和尊重不同主客体之间语言和行动的沟通交流,实现相互理解和融合的辩证关系,从而更好地开展实践是社会交往发展的必然,也是人们实践思维发展的必然,更是组织领导成功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人们对组织领导的主客体关系问题基本上已形成一致性的看法。学界的共识是:在领导行为中,领导者是天然的主体,而领导者所认识的对象和领导行为所作用的对象,包括领导者行为所针对的人、物、事都是领导的客体。在这一认识基础上,人们往往把领导过程中的领导行为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仅仅看作是领导者和被领导者,主动和被动的关系。但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对立统一是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