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民养老的困境与应对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在我国全面消除现行标准下绝对贫困、基本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全体国民向富裕生活状态转型的过程和结果。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指农民与城市人口共同富裕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农村脆弱群体的农村老年人口,理应与其他农民一样实现共同富裕。本文在分析实现农村老年人口共同富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村老年人共同富裕的思路和对策建议。一、实现农村老年人共同富裕面临的主要问题我国农村老年人规模大、比例高。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2020年,我国乡村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为1.21亿人,占乡村总人口的比例为23.81%;65岁及以上乡村老年人口规模为9035万人,占乡村人口的比例为17.72%。从目前我国的情况看,实现农村老年人的共同富裕面对着诸多挑战。(一)家庭养老保障功能弱化家庭养老是我国农村地区传统的养老模式,其建立在明确的代际契约之上并由社会道义及法律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年人。家庭养老的内容既包括由子女向老年人口提供代际转移性的经济支持,也包括向老年人口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大都有多个子女,独生子女的数量较少。如果子女能较好地履行其赡养父母的义务,即使农村老年人口没有积蓄、也没有充足的养老金,他们养老的经济来源和生活照料也都不会成为问题。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现实情况是,子女并没有很好地履行养老义务,家庭养老保障趋于弱化。其具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