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马克思的经济循环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摘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题中之义,其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社会总产品实现中的商品二因素、社会再生产的比例问题及信用制度等对国民经济循环具有关键意义。在中国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从国内生产与国内消费主导国民经济循环来看,新发展格局赋予社会总产品实现新的内涵和要求,包括主导特殊领域的生产以实现安全发展、构建弹性消费体系等。新发展格局要求减少国民经济循环风险,寻求以使用价值为目的的生产方式、“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之间的正确比例以及处理好积累与信用的关系。[关键词]经济循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新发展格局;安全发展2018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并提出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1]2019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进一步指出,要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持续释放内需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2020年8月的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3]“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3]新发展格局理论是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势下,在中国经济社会与国际经济环境的相互关系中,在中国经济发展中长期持久战的历史视野下提出的,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战略意义,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新发展。新发展格局是对以往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