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记得住乡愁: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摘要〕探索有效的乡村振兴路径,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从实践层面看,既有的乡村振兴模式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取向,表现为更加注重乡村向城市现代生活的转换,尤其侧重于物质层面的迭代更新,无形中忽视了乡村生活的自然生态属性和历史文化面向。云南大理在乡村振兴实践中将“记得住乡愁”作为平衡传统与现代的基本尺度,逐渐形成了一条以乡村生态环境整治为基础,以乡愁文化保护与开发并举为主线,将乡愁文化与生态和谐、产业发展、文化传承、乡村善治有机结合的创新型乡村振兴道路。大理的实践表明,乡愁文化是构建乡村发展主体性的有效资源,党政引领和农民参与是激活乡愁文化促进乡村振兴的基础动力,“记得住乡愁”理应成为确立乡村振兴路径与走向的重要依据和标识。〔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愁文化;记得住乡愁;乡村发展一、问题的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1〕推进乡村振兴,既需要从战略上统筹谋划,也需要从路径上探索深入。2020年以来,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乡村振兴领域,如何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各级地方政府亟待破解的重大现实课题。梳理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结合笔者的实地调查,当前地方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上大体有三条主要路径,并形成相应的乡村振兴模式。第一种路径是以统筹城乡关系为导向的城镇化路径。当前,我国正经历着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巨大转型。〔2〕在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农村城镇化是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