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限度与话语建构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虹桥街道考察时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2021年11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公报和第三个历史决议中多次提及“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一时间,“全过程人民民主”成为中国民主政治的核心议题,学界也掀起了研究高潮。当前,无论是从丰富中国民主政治理论内涵的维度,还是从应对西方意识形态挑战的维度,“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建构都显得急需和迫切。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论溯源(一)中西方民主思想追溯一般认为,西方民主发源于2600多年前的古希腊雅典城邦。古希腊是奴隶制“城邦社会”,通过辩论、投票、抽签等方式参与公共事务,渐渐形成公民直接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城邦政治体系。这一时期的政治权力不属于全体人民,而只属于“成年男性公民”,将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等人群排除在外,最终演变成贵族寡头等少数人的专制统治。直至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在反对中世纪封建专制的浪潮中重拾古希腊政治学说,形成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论。但资产阶级民主观本身并不科学,导致脱离社会实践与阶级斗争而空谈民主。西方统治阶级以“政治承诺”欺骗民众,在获得政治信任之后,便利用国家机器割裂人民与政权的关系,僭越人民民主,于是“主权在民”成了虚假谎言,“人民统治”演变为“统治人民”,民主具有了诸多非民主性。中国自秦汉至清末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统治,没有国家制度层面的人民民主。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仲最早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