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南京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的理念与策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发展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回应各年龄段人群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人口服务体系,建立全龄友好的社会环境。这既是我国人口发展形势对城市建设提出的迫切要求,也是城市对自身未来发展方向的积极探索。南京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将“建设全龄友好型城市”作为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之一,把每个南京人的“幸福”都融合到城市发展的大蓝图当中。“全龄”,意味着每一代人从出生、成长、接受教育、工作、结婚、生子、起居、养老等不同阶段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友好”,意味着在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既能考虑到全龄人口的需求和利益,提供普惠性的、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也能满足部分小众、个性化的需求。建立全龄友好型城市,需要以各年龄群体的多层次需求为导向,将包容互助和柔性关爱渗透到城市规划、建设、治理、运行的各个环节之中。全龄友好型城市的建设为南京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但也将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生育配套政策、优化宜居环境建设、推动各领域各行业转型升级等城市整体环境提升的基本着力点,为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全龄友好的理念及其对城市建设提出的挑战全龄友好理念来自于全球的人口老龄化和加速的城镇化问题。近几年,全球加快智慧城市(smartcity)的建设,但智慧城市的相关研究将城市中不同年龄分开研究,导致智慧城市的建设策略无法普惠每个市民。面对这一问题,2014年英国布里斯托大学首次提出“全龄友好城市项目”(allagefriendlycityproject)的概念,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