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创新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原材料市场价格不断上调,产业链供应链周期变得更长更不稳定。对于严重依赖产业链供应链的制造业而言,在全球化分工的背景下,受到的冲击更为严重。在当前各行各业纷纷拥抱数字化转型,加快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用好工业互联网平台,将会成为制造业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支撑点。随着全球产业的三次大转移结束,世界工业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2010年中国制造业跃居全球首位,亚洲地区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在全球化分工的背景下,以亚洲国家作为生产制造基地,原材料供應链分布全球,而最终工业产品流向世界各地。这种模式对产业链的要求更高,需要各个国家和企业的高度协同,分工也非常明确。一旦产业链上出现“断链”的情况,很可能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导致产业链“安全”问题。今年6月初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工业互联网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报告》显示,目前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一是产业链自主可控程度不高,安全性稳定性不强;二是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大国博弈增加,产业链容易受到冲击。三是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受到波及。据2019年中国工程院对26类有代表性的制造业产业链现状进行调研的结果显示:目前我国自主可控类产业约占23%,安全可控类产业约占38.5%,对外依赖度高的产业约占7.7%,对外依赖度极高的产业约占30.8%。这充分说明我国工业产业链面临极大的风险。随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大国博弈增加,由此带来的产品断供和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卡脖子”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