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新农村乡风文明的时代特征及建设路径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效平台载体”。剖析乡风文明的时代特征,分析乡风文明建设中应处理的“五大”关系,思考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繁荣乡村文化,培育文明乡风,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乡风文明的时代特征乡风文明体现了全面小康的内涵特征。从要素层面上讲,全面小康不仅体现在物质层面,而且体现在精神层面、政治层面、社会层面、生态层面,是立体化、多维度、全方位的小康;从区域层面上讲,全面小康不仅是城镇的小康,而且是乡村的小康,更是广大脱贫地区的小康。随着农村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需求、生态需求等将会逐渐成为消费主题,进而推动乡村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乡风文明水平。乡风文明是乡村文明的内核。理论上讲,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五种文明形态,共同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体系,每一种形态都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人类认知水平等紧密相关。对乡村文明而言,也涵盖了上述五种文明形态,具有鲜明的系统性特点。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乡村开放程度更深、范围更广、领域更全,乡风文明在乡村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统领作用,是乡村文明的内核。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灵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具有多元性、艰巨性、长期性特点。无论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都将乡风文明作为总的目标要求之一。“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