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制约因素与推进策略探析[摘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矢志追求的远大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条件。然而,在推进共同富裕最终实现的过程中,我国仍面临物质基础尚待巩固、城乡二元分立及区域布局失衡等突出制约因素。为此,应在继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以纾解相对贫困的基础上,把促进乡村振兴和优化分配格局作为补齐共同富裕短板、兼顾其经济和伦理合理性的实践进路,并把物质、精神的协同发展作为共同富裕的更高层次追求。[关键词]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收入分配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1]。当前,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转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并将其作为实现我国高质量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与矢志追求的目标。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存在整体发展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及收入分配不合理等突出制约因素,亟需以新的实践予以化解。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制约因素共同富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在物质、精神、環境、社会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改革发展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升,逐步从低收入水平经济体发展成为中等收入水平经济体,但在农村仍有部分低收入人群,城乡、区域在诸多方面的发展差距依然过大,总体上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制约着共同富裕的推动进程。(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