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农田托管助力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农田托管,是农户等经营主体在不流转土地经营权的条件下,将农业生产中的某一环节或全部环节委托给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的农业经营方式。实施农田托管,当好为农服务“田管家”,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牵住了农村发展的“牛鼻子”,抓住了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关注的热点难点,是践行新发展理念、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农田托管区别于土地流转,是以规模化服务带动规模化经营的路径创新,是盘活土地资源的灵活体系创新,是农村治理体系的制度供给创新,是驱动乡村振兴新“引擎”、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的新路径,更是实现农村共同富裕的新模式。一、实施农田托管的重要意义实施农田托管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根本要求。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一是城镇化进程加快,导致农业生产缺少劳动力,急需新型农业经营模式来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二是农业生产缺技术、盲目种植,农业生产迫切需要解决“如何种好地”的问题。“谁来种地、如何种好地”,成为农业生产最需要解决的难题。新形势下,以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为突破口,借助农田托管提供的“种、管、防、收、售”全产业链服务,能够极大推动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种植,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因地制宜地开展农田托管,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了强劲动力,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实施农田托管是践行国家粮食安全新战略的重要举措。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粮食生产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要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实施农田托管。从耕地角度来看,采用统一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