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风险分担视角下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运营风险的化解研究[摘要]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失能老人增加,机构养老形式的作用凸显。作为机构养老服务提供的重要载体,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运营中面临诸多风险,影响到老年人的福利。从养老服务的准公共物品属性看,养老机构运营风险需要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担。调研发现,机构运营风险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分担,原因在于养老服务的重要利益相关主体缺位,风险分担意识不强,风险分担机制尚未建立。为化解养老机构的运营风险,为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务,需要强化政府、行业协会、机构的风险分担意识,推动风险分担主体确位,建立明确的风险分担机制。[关键词]民办非营利养老机构;风险分担;利益相关者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3亿,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5亿,占总人口的10.8%,并伴随大规模的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由此导致机构养老服务需求不断增长。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养老机构的数量在逐步增加,但是其运营状况却令人堪忧。2015年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发布《中国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报告》,指出在接受调研的257家养老机构中,运营状况属基本持平的占到48.1%,亏损的占32.5%,仅有19.4%有盈余;养老机构供给结构从档次上看呈现“哑铃形”,即养老服务市场上高端和低端养老机构较多,而真正符合老年人需要的中档养老机构份额较少,也就是机构养老服务供给中存在不均衡发展的问题。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机构养老服务的完善成为社会关注点之一。作为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