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国家文化安全本质的理论探赜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文化安全日益成为全球关注的社会问题。近年来,中外学界围绕国家文化安全展开了多维度的研究,但主要聚焦在国家文化安全的现实境遇和应对策略,而关于何为国家文化安全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已有的文献虽有很多真知灼见,但仍然有待深入而系统地研究。本文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尝试从学理层面探究国家文化安全的本质,以期揭示其实质。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一、国家文化安全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皆有的存在状态国家文化安全既是国家文化没有受到内外威胁的客观状态,又是国家文化被视为安然无恙的主观判断,兼具客观性和主观性。1.国家文化安全是有具体评价依据的客观状态国家文化安全的结构与内容是评判其水平的客观依据。从结构的角度看,“国家文化安全包含经济要素、意识形态要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核心价值观要素、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要素”。〔1〕从内容的角度看,“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是意识形态安全。此外,还包括语言文字安全、风俗习惯安全、价值观念安全和生活方式安全等诸方面,其内涵丰富,特征鲜明”。〔2〕不管是从什么角度研究,学界都普遍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国家文化安全的核心。但这种观点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通常也就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它往往是高度抽象和概括的,在国家文化之中处于核心地位,起到统领各方的作用。在意识形态的外围主要是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前者通常以理论的形态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阐释、论证与深化,后者通常以文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