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地方高校本科生人才培养实践路径的根本坚持一、为谁培养人?地方高校的办学方向是什么?为谁培养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大学的使命。一所大学的办学定位、办学方向或是就业方向应该更具体,路径更清晰。地方高校作为全国高校的底座,在全国和地方上发挥着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作用。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都具有本土文化底色,与其所在地域都具有经济与文化关系,地方高校必然具有所在地域的鲜明文化与经济形态特色。地方高校办学、办学院、办专业,建设学科,培养学生,办学方向是什么至关重要。地方高校不管是二级建制的学院、专业,还是学科和课题组,不管是教学还是科研,发展方向或者定位都应该坚持“三个面向”,即坚持面向地方、面向行业、面向产业。这是地方高校与国家一流创新型大学的根本区别,这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大学发展的需要,更是地方高校生存的唯一出路。地方高校所有学院、所有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都应该在地方发展战略中确定自己的位置,并立志将其作为发展战略和战术的主攻方向。只有在服务地方上方向明确,才能做到“政产学研用”相结合,在服务地方上找到发展空间,找到发展机遇,打造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科研特色,把保证人才培养质量落在实处。如果在“三个面向”上方向不明、志向不清,教师就很难找到发展空间,教师发展不好,很难谈及人才培养质量。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要与专业定位相契合,要坚持面向标准、面向职业、面向就业,要将人才培养标准与人才培养方向和科研方向同向同行,坚持面向地方、面向行业、面向产业。只有人才培养与科研方向相统一,高校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