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多元一体格局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摘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肯定中华民族的实体性,强调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和一体性,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肯定与升华,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大创新。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我国需团结和凝聚各族力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法治等方面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关键词]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交往交流交融,形成了血肉相连、命运相依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团结,求发展”,各民族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形成了良好的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更加巩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明确指出:“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1]以此为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在党的十九大上正式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推动其写入党章,并在2019年明确强调各项民族工作都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展。在2021年8月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着重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2]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