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新机制的建构[摘要]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认同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抵制错误意识形态的渗透侵蚀,应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机制,主要包括生活化机制、话语表达机制、感性化机制等。[关键词]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新机制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增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认同度,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抵制错误意识形态的侵蚀渗透,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新机制。一、生活化机制意识形态与日常生活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现实生活是意识形态的逻辑起点,意识形态建立于现实生活基础之上。同时,意识形态又应回归现实生活,尤其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只有回归日常生活,被人民群众所掌握,才能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社会和自身的力量。如果脱离了现实的生活世界,主流意识形态没有被人民群众认同、掌握,那么就失去了其价值意义,成为干瘪的教条、空洞的虚幻。毛泽东曾指出:“我们说的马克思主义,是要在群众生活群众斗争里实际发生作用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把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为实际生活里的马克思主义……。”[1](P858)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生活化机制,是使主流意识形态回归现实生活、掌握群众的重要路径。所谓生活化机制,就是将主流意识形态融入人民群众的消费、休闲、娱乐、交往等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群众,使人民群众在“无意识”中接受主流意识形态,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价值信仰,外化为具体的行为实践。建构主流意识形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