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从四个“视角”解读基层治理这篇“文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基层作为国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心,想让治理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就要持续用力攻坚,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提升治理能力,切实推动城乡基层治理提质增效。1.完善“一核多元”治理体系,注重基层党建引领作用。基层治理体系的核心是党的领导。积极探索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的途径和载体,构建起“市委城乡基层治理委员会—镇街党(工)委—社区(管理区、新型农村社区)党组织—网格(小区、行政村)党组织—微网格(楼栋、楼院、村民小组)党小组”五级组织架构,一级对一级负责,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开展“双报到”活动,推行“党员积分管理”引导党员主动服务、示范服务。完善党员中心户、党员纪实积分考核机制,推动党员参与社会治理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形成纵向联动、横向互动、融合共治、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推动基层治理重心下移,强化城乡网格化治理服务。统筹网格力量、网格职能、网格经费,打造“全科网格”实现所有要素入网、所有事务进网。畅通民意表达渠道,用好居民议事会,桃都善治小程序等诉求平台,及时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改进和提升服务效能;要加强部门协调联动,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原则,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保证矛盾问题、治安隐患、民生事项通过网格化管理机制到及时有效解决,广泛凝聚共识,架起群众“连心桥”。3.聚焦“数字赋能”网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