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建设,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项工作都要往实里抓、往细里做,要有形、有感、有效”。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教育引导全国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行动指南,明确了实践要点。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确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文化底蕴的同质性、内容体系的共生性、价值导引的契合性、实践延展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的同向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国家层面看,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独特精神标识指引着各民族意识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社会层面看,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公共价值追求促进了各族群众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从公民个人层面看,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具象化行为准则引导着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不断向现代化迈进。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应然角度观照着中华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