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文化类节目的多元化传播策略分析—以《典籍里的中国》为例《典籍里的中国》是央视于2021年制作播出的一档文化类节目,每一集节目都聚焦于一本中国传统典籍,以访谈、戏剧表演等形式穿越古今,将典籍背后艰辛的成书过程以及作者生平呈现给大众。中华文明历经上下五千年的沉淀,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宝库,《典籍里的中国》运用多重视角、以多元化的传播策略对具有深远内涵的传统文化进行更符合当下时代潮流的解读,将数千年前、数百年前的文化瑰宝由来向观众一一道来。1.传播主体的多元化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传播过程中的五种基本要素,分别是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和传播效果。而在其中,传播者是传播活动的起点,“是传播活动的发起人和传播内容的发出者”。在多数文化类节目中,传播者的身份由主持人一人或者主持人与嘉宾共同担当,通常是单一的传播主体或者二元化的传播主体,而在《典籍里的中国》中,传播主体不仅有各位学者嘉宾、主持人王嘉宁,还有扮演典籍作者和相关人物的各位演员以及“穿越古今的现代读书人”撒贝宁。多元化的传播主体提供了多元化的信息,从更多的视角看待典籍,帮助观众更全面更细致地了解典籍背后的故事及其文化内涵。1.1访谈主持人主持人王嘉宁在节目中大多数时间都是和学者嘉宾们一起出现在访谈间,对典籍的内容进行访谈,王嘉宁在这其中的定位是访谈主持人,她主要引导嘉宾学者在戏剧表演开始前让观众们对于典籍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行“典籍文本的学术讲解和现实主义的主题观察”,为后续的戏剧表演内容提前做好铺垫。比如在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