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吴鞠通中医学成就及对家乡的时代价值吴瑭(1758~1836),号鞠通,字配珩,江苏淮安人,曾在淮阴区、淮安区行医看病,为中医温病学集大成者,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吴鞠通的主要中医学成就吴鞠通所处时代,温病学的概念还没有形成,多数医生分不清伤寒和温病,墨守伤寒治法治温病,收效甚微,有的患者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有感于此,吴鞠通以《黄帝内经》为指导,继承叶天士的学术思想,模仿《伤寒论》体例,将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心得体会写成了一部中医学名著《温病条辨》,成书于1798年,后又经过多年的反复修改,于1813年出版。(一)创立“三焦辨证”学说。该学说是在继叶天士发展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创立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三焦辨证法把人体纵向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吴鞠通以三焦为经,以卫、气、营、血为体,贯穿上焦温热、上焦湿热,中焦温热、中焦湿热,下焦温热、下焦湿热等证候,由此创立了一种新的人体脏腑归类方法,此法十分适用于温热病的辨证和治疗,诊断明确,便于施治。;&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根据温病传变方式,吴鞠通提出治疗原则,即: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同时,吴鞠通对《伤寒论》的六经辨证,同样采取了积极采纳的态度,认为“伤寒六经由表入里,由浅入深,须横看;论三焦,由上及下,亦由浅入深,须竖看。”这些理论,实际上是对叶天士的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