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收敛性研究一、引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由西向东横贯中国北部,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和山东9省区,流域面积达79.5万平方公里,除四川外,8省区省域面积达311.1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32.4%。2021年黄河流域8省区人口3.5117亿,全国占比25.08%;地区生产总值达23.3万亿,占全国GDP的20.37%,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对于保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战略价值。城市作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核心载体,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心所在。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自始至终伴随着城市化的高速腾飞与不断深化,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的新型大城市群崛起,成长为带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增长极。黄河流域面积辽阔,更需要通过城市群和城市建设发展作为关键节点,辐射带动全流域高质量发展。目前已获批的10个国家级城市群中,黄河流域占据4席: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兰西城市群。此外,西安和郑州也获批国家中心城市。可见,推动黄河流域城市高质量发展对于促进整体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黄河流域的城市群、国家级中心城市以及地级以上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均在一定程度上落后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和长江中游地区。2021年青岛、郑州、济南和西安的GDP在全国城市排名为第13、16、18和24位,相对位次不高。此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不同于全国整体上的高质量发展,也不同于某一省区的高质量发展,是典型的大流域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黄河流域大都为中西部欠发达省区,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