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信仰视域下中国共产党人价值观建设研究[摘要]坚持共产党人价值观需要有效化解马克思主义信仰面临的冲击与挑战。当下,一些党员干部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信仰危机,表现为信仰摇摆、信仰缺失、信仰迷失或信仰置换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源于党员个体信仰对党的共同信仰的冲击、世俗性信仰对超越性信仰的冲击、非马克思主义信仰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冲击、有神论信仰对无神论信仰的冲击、马克思主义信仰实现机制不完善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先进性的影响。化解部分党员干部的信仰危机,要以系统化的解决思路,通过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注重信仰的制度激励、培育精神共同体意识以及构筑希望前景等,重塑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坚守好共产党人价值观。[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信仰冲击;共产党人价值观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这一要求体现了我们党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思想建设的重要内容。价值观,一般认为是主體对客体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的立场与态度的总和。价值观属于评价性判断,主要由信念、信仰与理想构成,[1]其中,信仰高于信念,支配着理想的选择与确立,在价值观中发挥着支柱与灵魂的作用。一般来说,信仰体现为个体或群体的终极关怀,而“终极”则具有四种含义:一是指生命的最后时刻与死后的时间;二是指人生最为根本和最为重要的某种价值或目的;三是指上升到哲学思维的世界和事物的历时态的最原始的“始基”和最终的“归宿”;四是世界与事物共时态的最深刻的唯一的“本质”。[2]本文所谈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