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集体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内核分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之一。由此,学界逐步形成了关于集中力量办大事理论来源、历史经验、实现机制、时代价值的多维研究局面。然而,在面对个人和集体利益依然存在冲突的现实情况下,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从何而来、何以形成、如何持续等核心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究。对此,本文尝试通过对领导核心、主体力量及其参与机制的考察,阐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来自对超越极端个人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的坚守。一、集体主义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价值来源“集中力量办大事”体现了高效集中有限资源以达成预期目标的能力,不仅表现为有“领导力”“组织力”的领导核心统一部署,而且表现为有“意志力”“战斗力”的主体力量高效落实,还表现为有“向心力”“动员力”的主体参与机制渠道畅通。个人对“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普遍坚守,正是对上述诸“力”“从何而来”的准确回答。(一)“不谋私利而谋大利”铸就“领导力”“组织力”“由谁集中力量”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首要问题。纵观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我们总能集中力量办成大事,根本在于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不谋私利而谋大利”的集体主义党性,铸就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领导力”和“组织力”。党的“领导力”是使全党全国人民凝心聚力、同向同行的能力。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所办大事是民心所向之事,中国共产党的利益就是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广大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在新中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