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官僚制理论是西方公共行政学说的基本理论。官僚制寄希望于通过专业分工来保证组织效率。对官僚制的阐释、批判与修正几乎贯穿着公共行政学百年发展史。从新公共行政到公共选择理论,再到新公共管理,学者们围绕着官僚制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批判,认为官僚制禁锢效率、忽视公正、背离民主等。在对官僚制的批判中,我们也不能忽视其历史和现实贡献。对官僚制理论批判与启示的梳理,对于中国公共行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官僚制;公共治理;公共行政学;理论反思在公共行政学的发展史上,没有哪个理论像官僚制一样遭到了如此之多的批判,却依然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这种批判几乎贯穿了整个学科发展史的全过程。梳理官僚制理论,分析各理论流派对它的批判,是了解公共行政学发展脉络的一个实用的思路。一、回溯官僚制理论古典公共行政学诞生的标志是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学研究》一文的发表。古典公共行政学者讨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行政二分、各类行政“原则”以及官僚制理论。政治行政二分法经过了学者激烈的论战后逐渐寻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行政“原则”在被西蒙批判为各类“谚语”之后也偃旗息鼓,唯有官僚制理论,在遭到诸多的非议和批判后仍能发挥其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梳理,以了解其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原因。古典公共行政学诞生的时代背景是美国著名的“进步时期”,大概是从19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美国面临着诸多的社会问题,腐败横行、假冒伪劣、重大灾害屡屡发生[1]。但是正是在这个时期,美国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建设,奠定了现代国家的基础。现代官僚制就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我们知道,随着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