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之策略〔摘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改善民生为依托,用改善民生的事实和成就来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为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坚持联系实际等原则,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健全有力的保障机制、科学的激励机制、有效的利益解决机制。〔关键词〕改善民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建设;理想信念在党的十八大提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战略任务之后,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们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找准与人们思想的共鸣点、与群众利益的交汇点等原则,强调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基于此,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改善民生相融合,并在改善民生过程中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获得人们认同与践行。一、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改善民生为依托首先,以改善民生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事实依托具有理论依据。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所以,满足人们吃喝等需要是获得人们对价值观认同的前提和基础。吃、喝等需要是民生的基本层面。民生主要指的是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状态,与人们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观念,要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必须以改善民生作为事实依托。换言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转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其前提是改善民生,只有不断满足人们生活需要,才能为培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