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新征程上,希望你们和全国广大教师以教育家为榜样,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他深刻指出:“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是教育家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和教师群体寄予的♘望。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说文解字》中这样解读“教”“育”二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可见在教育的全过程中,人的因素、榜样作用是核心。新时代让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是什么样的?2014年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就曾深刻指出,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仁爱,是支撑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价值基石,是中国人对待他人、对待外部世界的态度。今天,面对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任务,教师群体唯有以最大的仁爱之心,涵育润泽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全面均衡、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一代新人。从教师培养的角度贯彻“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就是要以仁爱之心,传递仁爱教育,赓续仁爱传统,为党和国家源源不断地培养怀抱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的教育储备人才。教师的仁爱之心,首先要饱含对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