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观法治观,通常是指对法治的基本态度和看法。一般认为,法治就是法律之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律是什么?最形象的说法就是准绳。用法律的准绳去衡量、规范、引导社会生活,这就是法治。”①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第8~9页。习近平法治思想博大精深,法治观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是很看重依法治国的,讲得也比较多。”②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222页。笔者认为,我们党能正式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与习近平总书记本人对法治的看重是密不可分的。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法治观,对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和要旨具有重要意义。一、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是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法治观的第一个核心观点。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主张:“要坚持法治,反对人治。”③参见2018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庆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重庆日报》,2018年3月11日。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④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第130页。法治和人治问题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相反,一些国家虽然一度实现快速发展,但并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而是陷入这样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