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智能技术与制度协同下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一概念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正式提出。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对于现代产业体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在互联网经济助推下,“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提法步入歷史舞台。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意味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更加多元开放的现代化新阶段。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对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发展与定位作出清晰界定,为文化产业结构优化和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明确了方向,也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战略保障。随着“智能+”时代的开启,以5G通讯技术、AI、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应用为代表的现代科技正引发一场全新的现代文化产业变革,其不但颠覆性地变革着传统文化产业体系,还带动了文化产业新业态与新模式的层出不穷。但和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目前的文化产业体系尚不健全,存在要素错配与结构性矛盾、文化产业规模普遍偏小、文化企业创新能力弱、文化产业全球价值链处于中低端、文化市场管理制度相对滞后等问题;①且伴随“智能+”时代智能技术创新步伐的加快与创新周期的缩短、技术滥用与虚拟技术的普及,以及产业融合与产业分化进程中矛盾与问题的凸显,一系列文化产业生态危机也相继被引发,亟需构建一个更加健全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作为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来主导其发展航向。基于此,“智能+”时代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建设应立足科技化、国际化、市场化与人本化原则,集聚与整合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