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以贯之的政治理想“天下为公”最早出自《礼记·礼运》,描绘了一个选贤任能、没有纷争、各得其所的大同世界。正如《礼运》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按照东汉经学家郑玄的解释,“天下为公”的“公”即是“共”的意思。所以“天下为公”,也即天下是全天下人共有的天下。在这里,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人们不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不♘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在这样的社会,根本就不可能出现阴谋诡计,劫夺偷盗杀人的坏事也不会出现,甚至人们连住宅外的大门也可以不关。可以看出,这里的大同世界乃是一个不分彼此、和睦共处、天下一家的和谐社会。图片《礼运》中又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意思是说,当今之世,大道不存了,天下不再是天下人之共有,人们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这样的社会显然不是“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而是对于“大道”和“传统社会秩序”的破坏。可以看出,“天下为公”体现了儒家的大同政治理想。在孔子的时代,乃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一生向往的理想就是“复礼”,即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周朝传统礼仪秩序,使得社会各按本分,没有乱世纷争,回归大同理想。“天下为公”追求天下大同的政治理想。“天下为公”首先是相对于“天下为私”而言的,“天下为公”作为一种政治理想得到广泛兴起和重视,主要就是主张“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