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参与博物馆展览叙事的应用研究引言我国综合类博物馆以常设展览的形式与观众对话,随着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便利,在当前阶段,数字化展示空间从单方面的信息传递开始转向与观众进行多方位的信息互动[1],参与、体验、交互正逐渐成为观众关注的焦点。博物馆传统的展览通常以线性叙事作为常设展览的叙事方式,这种叙事方式能较为稳妥地传播一般信息,但如今观众早已习惯了多样化的媒介形态所提供的碎片信息,没有太多耐心去阅读展览的内容,也就难以充分理解展览背后的真实内涵。因此,博物馆应当逐步改变展览传统的叙事方式,在新技术的驱动下创新展览的叙事策略。当下,人工智能在数据获取、分析和视觉领域为博物馆带来了丰富的数据资源,随着人工智能参与博物馆展览内容的深入,博物馆展览的叙事方式开始向智能化、个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可以预见,重视观众在展览中的体验、参与和交互,并将叙事方式与人工智能相结合是博物馆未来面临的新挑战。一、博物馆展览的叙事“叙事”原本是语言学中的概念,后来逐渐成为美学的探讨议题与重要创作原则,并在绘画、建筑空间、电影等领域中对其定义进行了不断深化。现如今,“叙事”的概念已深入社会、历史、文化等多个领域中。优秀的博物馆展览叙事可以增强展览内容的诠释性和信息的传播力度,引导观众获得丰富的观展体验。构成博物馆展览叙事的元素有展品、文本、策展设计、展示空间以及博物馆建筑本身。传统的展览叙事方式是通过预先规划各类人群的参观路线来实现观众与策展人的思路保持一致,进而将展示空间和展览传递的信息进行捆绑后输出给观众。而观众作为展览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