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哲学观点认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者系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今日之中国,不仅是中国之中国,而且是世界之中国。进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基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新趋势和世界局势的新变化,从世界力量对比的横坐标和中华民族前进的纵坐标科学界定了当今世界大势和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作出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判断。对于这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战略主张和判断,需要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深刻把握其丰富意涵。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特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坐地日行八万里”,“人间正道是沧桑”,世界万物无时不变,人类社会也日新月异。当前,世界就面临着百年未有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内,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具有三个重要特点:一是实践性。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是从天而降、自然发生的,而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世界各国人民共同作用的结果。二是复合性。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发生和发展,不是单一力量要素造成的结果,而是诸多力量要素在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状态下所导致的结果,如此多样的力量要素构成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发生和演变的“历史合力”。在某种意义上说,促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主要力量要素是国家或国家主体。除了国家这一基本的力量要素之外,在大变局中还存在着其他的力量要素,如经济、政治(意识形态)、军事、科技、生态、安全等,这诸多要素交织在一起,相互依存、作用和转化,共同促成了大变局的发生和发展。当然,影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等都是依附性要素,它们的作用是通过国家发挥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