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关于群众监督制度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基本经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必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依纪依法设定权力、规范权力、制约权力、监督权力”,“构建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贯通协调的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十分重视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的有机结合。作为党外监督的重要方式之一,群众监督是人民群众依法对党政机关的工作及公职人员的履职行为、纪律作风等问题进行的检视和监督,其在规范权力行使、防范权力滥用、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等方面起到了极为有效的补充作用。同时,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执政追求更凸显了群众监督对于加强党自身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特殊意义。在百年发展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对群众监督制度建设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特别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时代条件下,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赋予了群众监督以更多活力,增强了群众监督的治理效能。本文尝试梳理百年来群众监督制度建设实践的演进历程,进而总结基本经验,以期为新时代深化完善群众监督制度提供有益借鉴。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群众监督制度建设的发轫与形塑从建党初期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共产党就群众监督制度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探索,在瑞金时期和延安时期的局部执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卓有成效的群众监督机制,为新中国成立后群众监督制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建党初期群众监督制度化的发轫。早期的中国共产党对加强党内监督问题已经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党的一大至四大均就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