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问题与出路[摘要]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出现了资金投入缺乏建设长效性、文娱生活缺乏对口适应性、社会管理缺乏农民主体性等问题,影响了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协同推进力度和进度。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其重点在于夯实基础和补齐短板,必须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优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村建设人居环境的凝聚合力,优化社会事业投入、增强农民健康生活的活力,优化基层民主建设、增强农村自主管理的能力。[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经济新常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六项重点工作,即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强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推进农村产业融合、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平,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增强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等。按照中央“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部署要求,各地进行新农村建设已有十年,在农业发展、农村改革、农民富裕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下,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也出现了建设水平低、运营模式陈旧、农民参与度和认同感低等问题,影响了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协同推进力度和进度。本文拟从供给侧改革中农业农村农民需求视角,描绘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现实状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