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衰落与复兴: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建设研究[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近代以来,传统文化体系在乡村解体,乡村开始走上衰败之路,农民也在苦苦找寻美好生活的“幸福源”。而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却在乡土文化上呈现出传统生活方式“消失殆尽”、乡村乡风民俗“日渐凋零”、乡间伦理价值“土崩瓦解”、乡村文化主体“远离乡土”的“现实域”等现象。在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本文主张通过确立强化乡土社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价值新导向,搭建“农民、乡贤、社会组织”多元参与的文化建设主体格局,构建乡村文化与工业、农业、旅游业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体系,以此激活乡村发展因子,提升乡村文化的内驱力。[关键词]乡村乡村振兴文化文化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并提出了“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018年9月正式颁布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建立了我国乡村振兴的指标体系。早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就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要求。两相对照,不难看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的发展实现了“全面升级”,从而更符合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从农耕经济为主导的乡村社会正向工业经济为主导的城市社会急剧转型,乡村逐步被边缘化,导致乡村文化衰落。当前,乡土文化正面临一个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历史时空。无论是新农村建设,抑或乡村振兴,文化发展都应是题中之义。乡村的振兴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