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加强对“一把手”监督的创新路径探析“一把手”是对掌控着一个单位或部门实际权力的主要负责人的通俗称呼,是党政各部门的主要责任人即“总舵手”,也是最容易滋生腐败的一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党组)要履行党内监督的主体责任,突出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诸多案例表明,做好对“一把手”的监督是防止塌方式、系统性腐败的关键,要管好“关键少数”,解决好监督“一把手”的难题,需要在处理好严管与爱、自律与他律、勤政与廉♘政、预防与严惩的关系上进行实践路径的创新探索。近年来,党中央对破解这一难题也进行了积极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制定,为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精心设计了很多制度措施,但是还存在“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下级监督难”等问题。症结在于监督制度不够细化具体化,可操作性不强,监督流于形式。要着眼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从现行党和国家监督制度设计中寻找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的钥匙,立足发挥效用,把各项监督制度细化抓实,从政治监督、用权监督、日常监督和考核监督等方面全方位对“一把手”进行监督,以期建构一个立体的、有效的、综合的监督体系,坚决防止“一把手”决策失误、权力失控、行为失范。一、坚持对标对表,围绕践行“两个维护”,强化政治监督加强对“一把手”的监督,要坚持对标对表,围绕践行“两个维护”,把政治监督放在首位。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加强对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履职情况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