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新时代理论武装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是科学理论武装的教育理论,认为马克思主义政党要高度重视理论武装,在接受先进思想的自发性基础上加以启发和引导。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科学理论武装,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思想保障。一、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化的历史经验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历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以及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的发展完善,在思想和实践上指导了不同时代的工人运动和武装斗争,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建设实践提供了思想武器和方法遵循。(一)萌芽阶段——理论向物质力量的转化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诞生于19世纪欧洲的工人运动中,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无产阶级受教育程度很低,思想觉悟不高,虽有进行工人运动的自发性,但组织程度不高,缺少科学的指导思想,因而迫切需要先进思想的理论武装,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应运而生。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在这一阶段的核心指向是通过理论灌输指导实践从而完成理论向物质力量的转化,其最初的经典表述可追溯到《〈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文中论述了哲学批判和无产阶级革命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使“思想的闪电”彻底击中朴素的“人民地♘”,强调“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说明马克思认为有必要将先进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将科学理论灌输给工人群众,使理论完成向“物质力量”的转化。在突出灌输重要性的基础上,马克思认为“理论只要彻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