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治中汲取智慧——读《法治的细节》有感2022年7月20日《法治的细节》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罗翔的法学随笔,从热点案件解读、法学理念科普、经典名著讲解等6大板块,普及法律常识与法治观念。内容包括辛普森案、电车难题、性同意制度等法律基本常识,以及N号房、张玉环案等时事热点的案件。同时,书籍还收录了罗翔在爆红后的心路历程,分享了他的求学成长经历,袒露心境的变化与成熟,与读者一起通过阅读与思辨,走出生活中的迷茫时刻,在现实中共同完善法治的细节。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受最深的三个方面如下。一、法治与道德社会的复杂性源于人性的复杂。我们屡见不鲜的很多社会问题,比如杀人放火、偷窃诈骗、暴力冲突等,追根溯源都和人性中的幽暗的成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生活中充斥着各种矛盾冲突,如果不能够用智慧去化解,而是采用违法犯罪的极端手段,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对社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就需要一个能够遏制人性之恶的武器——法律。人的行为具有自发性,不可能时时刻刻对所有人加以监控,这是不现实也是不人道的,这就导致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不能在犯罪发生之前就及时的遏制它,而往往是在犯罪发生以后,再用法律的武器制裁罪恶。因此,法律是规范人类行为的武器,是维护社会秩序的保证,是对人应有的最基本的道德约束。法律是对道德的最低要求,道德是通过对人的内心约束来维护秩序,但它的力量是有限的。对于严重违背道德的行为必须借助法律的手段来惩罚,才能促使人们尊重道德规则,自觉的约束内心的邪恶。如果只有道德没有法律,长此以往,人们也会漠视道德。正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