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百年演进的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来,在领导人民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中,始终坚持以客观安全形势为依据,持续推进国家安全观内含的国家安全保护对象、国家安全行为实施主体、国家安全威胁来源、国家安全涉及领域以及国家安全实现方式和手段等要素的丰富和创新。为不同时期我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思想引领的同时,开辟了一条极具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一、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百年演进的历史进程(一)萌芽与奠基:争取民族独立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观的萌芽与奠基大致始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我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旧中国在严格意义上已经不算是一个完整的“国家”。因为,在近代国家理念中,主权是国家的核心,清政府囿于眼前利益,几次三番与帝国主义签订不平等条约,使我国政治主权和领土主权受损,从而使传统以华夏为中心的国家遭遇重挫。随着西学的涌入和爱国救亡运动的兴起,近代中国也开始逐渐形成了“民族意识”和“主权意识”。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促使了中国民众主权国家意识的普遍觉醒。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以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呼唤中应运而生,并在苏联影响下举起了社会主义革命的旗帜。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经过一年对社会实际和国情进行分析,党深化了对革命的认识,提出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并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最低纲领,正式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民主革命性质。随着革命的步步推进,党对争取民族独立内涵的深层次问题逐渐形成了彻底清醒的认识,这也意味着我们党主权意识实现了彻底觉醒。首先,是争取民族独立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