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误区与改革重点[摘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与有效举措。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中,存在着一些认识误区,影响了改革进程。为澄清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就必须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体、方式、目标等形成一个总体认知,并探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路径。根据产品供给侧管理的生产流程,从需求层面、要素层面、产业层面、制度层面和社会层面等五个层面重点突破,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举措,更是实现新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识误区;理论内涵;改革路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是破解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举措,更是有效化解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的制度性创新。因此,要落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部署,就必须廓清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误区,厘清其理论内涵,围绕改革重点领域,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质增效,形成更可靠、更高效的资源配置机制,激发市场活力,释放社会创造力,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认识误区自2015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来,学术界对之进行了各方面的解读。但由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概念属于首次提出,社会各界产生了一些脱离其本意的“误读”,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认识误区”,对其定位存在“误差”,将会“误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践,导致广大干部产生“不敢为、不想为和不能为”的消极行为,严重制约改革的效果。(一)“误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改革内涵”因为对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