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新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研究综述摘要:从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学者对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的研究愈发关注,学术界在关于意识形态安全内涵、战略地位、面临的风险、应对策略等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梳理相关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推动该问题的研究朝着广度和深度发展。关键词:新时代;心语文创素材库—\:https://www.xinyuwenchuang.cn/。公\众号:笔|杆子星域。整理汇总。意识形态安全;文献综述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以2017年10月到2020年3月为时间节点,在知网以“意识形态安全”为主题进行检索,检索到文献共计573篇,新时代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依旧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1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梳理1.1关于意识形态安全概念的界定研究在意识形态安全的概念界定上,学术界对此还没有达成一致,但是大致能从状态论、功能论、结构论和实质论四个维度进行探讨,相关叙述如下:(1)从状态论的维度探讨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张殊、石云霞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在一定时期内,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能够保持健康平稳的局面;李后强认为是代表和维护统治阶级或者是国家利益的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位置不受威胁。宋芳认为是在思想体系中占绝对统领位置的观点能够稳定有序的存在和发展的状态,是维护国家整体不受侵害的重要保障。(2)从功能论的维度探讨意识形态安全的内涵。李成林认为意识形态安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有学者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