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夏”期间农业生产面临的困难问题及对策建议范文20xx年全县目标任务完成水稻种植x万亩、高粱x万亩、薏仁米x万亩、蔬菜x万亩,养殖畜类x万头、禽类x万羽,全面做好“夏收、夏种、夏管”工作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环节,我局立足工作实际,抢抓水稻、高粱、薏仁米、蔬菜等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养殖,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奠定坚实基础。一、面临的困难问题一是农村劳动力不足。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普遍外出务工,在家的多半是老人、妇女和孩子,大部分留守人员劳动力比较薄弱,地里的农活都是老人、妇女在管理,而且沿用的是传统的农耕方式,机械化水平低,无法有效利用耕地发展高效农业,无法实现土地效益最大化。以者相镇旗上村为例,耕地面积x亩,农村总人口x人,劳动力人口x人,外出务工x人,留守老人、妇女x余人,从事农业劳动生产劳动力x余人(其中,青壮年劳动力x余人,留守老人和妇女x余人)。二是农户对粮食生产积极性不够高。粮食生产与外出务工相比,粮食生产效益较低,农户获利较少,并且受市场影响,农资价格上涨,粮食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以鲁贡镇者冗村为例,主要以黄豆花生等种植为主,每亩收入x元,肥料投资折算为x元,每亩可赚x元,x人种x亩,一年下来可赚x元左右;若外出广东中山等沿海城市务工,每月保守的按照基本工资x元计算,一年务工x个月收入x元,除去路费等x元,可赚x元。据者冗村部分务工人员介绍,平均每月工资在x元左右,务工x个月下来也有个x元的毛收入,比在家里务工强得多。相比下来,农户对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三是粮食生产设施薄弱。地块零星,基础设施较落后,机械化种植普及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