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讲稿】试析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要“传承发展提升农村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内容和应有之义。研究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功能和意义,并破解诸多制约因素,不断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于涵养乡风文明风尚、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功能定位(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精神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们党关于农村发展的新战略、新部署。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產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1〕的基本要求,其中乡风文明既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乡村振兴的灵魂和保障。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乡风文明为目标,推动农村文化发展,在乡村振兴的实施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乡风文明的传承与建设,追溯根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根脉。只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的传承,给农民带来精神面貌的变化、精神境界和层次的逐步提升,推动乡村的生活内涵与生活格调整体变迁,才能为乡村振兴寻找到真正的精神动力。〔2〕另一方面,也要看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基石,〔3〕不仅影响着乡村文化的发展走向,而且还能让农民在精神层面上有更多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获得感。(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