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文稿】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的话语创新目前,关于文艺制度与文艺制度话语的研究在国内已经成为一个颇具潜力的研究论域,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于文艺活动的认识。可以说,文艺制度话语既是文艺制度的话语呈现方式,也是文艺制度的实践形式。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是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和建设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文艺制度,具有自身独特的制度话语体系。进入新时代以来,党结合新的时代特点在文艺制度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和表述,丰富和完善了党的文艺制度话语,对新时代的文艺制度建设和文艺活动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本文拟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不同历史时期党在文艺制度方面的持续探索,探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文艺制度的话语创新,为新时代党的文艺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和经验支撑。1977年,文艺复兴史学家JoanKelly-Gadol(1928—1982)提出了一个问题:“妇女有一个文艺复兴吗?”经过对历史资料的研究,她得出结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妇女仍旧只是男人的附庸,她们的处境并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改善[1]。一、文艺制度与党的文艺制度话语制度原本是政治学、社会学等社会科学探讨的重要课题,在引入文艺理论领域之后,文艺制度研究就需要同时考虑文艺活动自身的特性以及制度较为直接的体制性、规约性等特征,从而体现出跨学科、跨专业的特性。当前学界在对文艺制度的理解上显然注意到了文艺制度内在的复杂性。如有学者指出:“文艺制度指保障和规范文艺及文艺活动的外部和内部、显性和隐性的制度、体制、机制形式,它既可以表现为意识形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