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心语文创素材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调研报告】关于渭河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与思考.docxVIP免费原创优质

【调研报告】关于渭河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1页
【调研报告】关于渭河水生态文明建设的调研与思考.docx_第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2016年1月,陕西省委、省政府在渭河综合治理的基础上,设立渭河生态区,沿已建成的堤防向外侧按照城市核心区200米、城区段1000米、农村段1500米进行控制,对渭河进行系统的保护与利用。经过多年努力,渭河防洪安全基本得到保障、水质不断向好、生态环境逐步恢复,渭河被评为首届全国“最美家乡河”,渭河水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初显。一、渭河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特点在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建设中,随着700千米堤防主体工程、54座支流入渭口交通桥、渭河下游9条南山支流103千米堤防退建加固工程、5条支流蓄滞洪区和3条支流防倒灌工程的全部建成,以及后续渭河生态区诸多滩面整治项目和水景观建设项目的建成运营,渭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渭河防汛问题现在已经基本解决。历史上渭河多次发生大洪水,从1401年至2010年,渭河流域共发生洪水灾害234年,平均2.6年一次,是典型的洪水灾害多发区。2003年8月和2005年10月,渭河下游发生的洪涝灾害对沿岸老百姓造成威胁,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随着渭河综合治理一期工程的建成,渭河下游堤防和南山支流堤防由过去的“不设防”或堤防标准过低已变为现在能够抵御30年一遇洪水标准,特别是在二华夹槽地带修建的5个蓄滞洪区,基本解决了渭河出现大水并倒灌支流,或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阅读排行

最新文章

    确认删除?
    官方微信
    • 官方微信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