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现代化,关键在于农业科技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必须把农业科技创新摆在突出重要位置上,坚持向科技要产量、要效益、要竞争力,以农业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回溯农业的发展历史,科技创新始终是驱动农业进步的根本动力。作为人类生产经济的第一产业,农业本身是发明和使用工具的结果,是创新的产物。自农业产生以来,农业生产技术作为衡量农业发展的标准和动力,决定着农业生产方式和效率。在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时期,农业科技主要表现为生产工具、耕作方式、灌溉技术等,其中生产工具起着基础决定作用。进入现代农业阶段,农业科技又发生了深刻变化:各种现代化农业机械和设施几乎覆盖了农业生产的所有领域,极大地解放了劳动者本身;以生物工程为代表的现代技术应用于育种、种养等各个环节,极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科技革命,是引领传统农业转向现代农业的关键引擎,也为我国农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育种创新,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农业生产的起点。历史上我国农业在单位面积产量上位居古代世界前列,与悠久的选种育种历史有着密切关系。构建现代种业体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不仅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更是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性举措。近年来,我国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建设,启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基本完成,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