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价值与方法维度把握“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总结的“十个坚持”历史经验之一。人民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根、力量之源、胜利之本。这既是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宝贵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本质要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根本力量。回望百年党史,只有“坚持人民至上”,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才能不断取得胜利。人民是中华民族发展的推动者。回望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无论是民族的统一,还是疆域的开拓,抑或是民族的振兴,都是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产物。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靠的就是人民的衷心拥护、大力支持和不懈奋斗。从“苦难”到“辉煌”,是伟大转折;从“站起来”到“富起来”,是伟大飞跃。人民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红色江山”代代相传、永不变色的力量和底气在于人民。人民是中华文明美德的践行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践行者。从古代的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到现代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匡扶正义、扶危济困、尊老爱幼等美德,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明理念和道德遵循。无论是先秦诸子百家究天地之理、析人间之道的思想,还是历代智者广博深邃、充满想象力和探索性的观点,都是中国人民创造精神的伟大结晶...